| 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08:30-08:55 | 主旨报告 |
使用分子谱线测量 CNO 同位素丰度 |
张智昱 | 南京大学 |
| 2 | 08:55-09:15 | 邀请报告 |
EPIC: The Early Phase and Initial Conditions of Galactic massive star formation probed using molecular spectral lines |
王 科 | 北京大学 |
| 3 | 09:15-09:35 | 邀请报告 |
JWST 揭示类星体驱动的复杂有机分子高速外流 |
蔡肇伟 |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|
| 4 | 09:35-09:55 | 邀请报告 |
Surface Chemistry of Interstellar Carbon Chains |
Gleb Fedoseev |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|
| 5 | 09:55-10:10 | 口头报告 |
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星际分子光谱拟合 |
邱逸盛 | 之江实验室 |
| 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10:25-10:50 | 主旨报告 |
AGB 星星周 PAHs 分子研究 |
李小虎 |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|
| 2 | 10:50-11:10 | 邀请报告 |
尘埃催化氢分子形成中的核量子效应 |
王力乐 | 北京大学 |
| 3 | 11:10-11:30 | 邀请报告 |
小分子光解中的模式特异性 |
谢长建 | 西北大学 |
| 4 | 11:30-11:50 | 邀请报告 |
星际介质中多炔阴离子(C₂nH⁻)的电子结构及光电离性质的理论研究 |
张 凤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| 5 | 11:50-12:05 | 口头报告 |
RAYTHEIA:用于三维星际介质模拟的高性能光线追踪算法 |
朱正平 | 之江实验室 |
| 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14:00-14:25 | 主旨报告 |
面向天文应用的太赫兹超导热电子混频器技术 |
缪 巍 |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|
| 2 | 14:25-14:45 | 邀请报告 |
利用二维光谱探测星系及活动星系核中的金属丰度分布 |
郝 蕾 |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|
| 3 | 14:45-15:05 | 邀请报告 |
基于JWST的褐矮星大气与尘埃特性研究 |
王 舒 |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|
| 4 | 15:05-15:25 | 邀请报告 |
基于JWST/MIRI红外光谱的尘埃矿物学和气体性质研究 |
刘 尧 | 西南交通大学 |
| 5 | 15:25-15:40 | 口头报告 |
基于JWST研究剑鱼座30恒星形成区多环芳香烃发射特征 |
张聪聪 | 湘潭大学 |
| 编号 | 时间 | 类型 | 题目 | 讲者 | 单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15:55-16:20 | 主旨报告 |
对大质量冷分子云核的观测研究 |
邱科平 | 南京大学 |
| 2 | 16:20-16:40 | 邀请报告 |
ICE project:Chemistry in the Interstellar shocked Environment |
冯思轶 | 厦门大学 |
| 3 | 16:40-17:00 | 邀请报告 |
银河系中心分子带极端物理化学环境下的恒星形成 |
吕 行 |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|
| 4 | 17:00-17:15 | 口头报告 |
大质量原恒星团中的多星系统形成 |
李尚活 | 南京大学 |
| 5 | 17:15-17:30 | 口头报告 |
重离子辐照CO团簇分子解离和结构重排 |
张驰军 | 深圳技术大学 |